close
     R先生從校園畢業之後, 為了要賺回付給美國的學費, 決定在美國留下來賺賺美金, 當然囉, 畢業新鮮人, 而且又是外國人, 在美國剛開始找工作一定是到處碰壁, 所以什麼爛

差事, 只要是能夠賺錢的, 不偷不搶的工作, R先生當年都做過, 還記得當時被同事恥笑, 那個同事是一個俄裔的美國高中生, 他說:" My brother is younger than you but he has

 his own business now.  Man, look at you, your job is for high school student who has nothing to do..... what's your master degree for? few lousy bucks?"


     唉.... 雖氣在心裡, 但又能奈何呢? 現實是殘酷的, R先生當年可真是勇, 那段時間同時兼職了三份工作, 因為都不是正職, 所以非得要有足夠的工作才能支撐住開銷, 既然沒

辦法開源, 就只好節流了, 總之, 那時候用的的東西沒有一樣不是在 yard sale 或是 out of business sale 買的, 鍋碗瓢盆, 家具沙發, 幾乎都是二手的, 那時候上中式的 Buffet

 吃一餐 (美金 $7.99) 可是莫大的享受, 住的地方缺東西, 週末打完工下班之後, 就是到處尋找 yard sale 或是到 Wal-mart 裡看看出清庫存區或是sell as is有沒有剛好合用的

東西

    人總是不會一直衰下去的, 後來的工作就越找越好, 越來越需要些專業的知識, 不知是怎麼回事, 居然 R 先生找到了一份採購的工作, 這算是個里程碑吧! R 先生從業餘的省

錢購買者, 變成了把採購當飯吃的一個專業採購人員了, 花錢變成一種職業, 而且花的還不是自己的錢, 那還真只有一個字來形容 "爽"


     R先生自從踏進採購這行業, 發揮了以前 "省" 的精神, 頓時讓效力的公司毛利倍增, 採購來的商品不只賣的好, 賺的也很多, 就這樣不斷的買買買, 不斷的賣賣賣, 漸漸的 R先

生發現, 其實買賣並不是買方永遠都是處於優勢的, 買與賣之間的互動關係是取決於 "誰需要誰比較多"


      在美國一路的買, R先生的工作也漸漸穩定, 也從小小的採購人員慢慢晉升到 "Director" 的等級, 其實我還蠻感謝美國人只看數字不看年齡的這種職場文化, 若以當年 R先

生的毛頭小子年齡在台商, 怎麼可能往上爬到那麼高的職務, 或許是因為年輕的關係, R先生還記得當年一天可以工作個 13個小時也不覺得累, 因為買的商品總纇越多, 價格砍

的越低, 公司的毛利就越高, 公司毛利越高越賺錢, 自己能夠得到的報酬也就越豐厚, 在沒有人情壓力和雜七雜八想走後門給回扣的爛廠商情況之下, R先生可是工作的很愉快,

 因為光是公司給的報酬就可以過很不錯的生活, R先生也屢屢獲得公司內部績效比賽冠軍贏得 Purchasing King 封號,  買非美國生產的任何產品, 美元升值我要跟你計較, 原

物料價格降價我要跟你算, 若是銀行利率調降我也要廠商降價 (因為廠商資金成本變低, 融資利息費用降低, 商品的取得成本降低), 就算是廠商換了一家比較便宜的貨運公

司, 我也要廠商分享一點節省下來的費用在商品售價上反應出來, 總之, 賺取不合理超額利潤的廠商是我的眼中釘, 肉中刺, R先生當年大概有點買到成癮, 砍價看到眼紅了


      但好景不常, 在那個大爛人賓拉登策劃 911 撞紐約 twin tower 之後, 美國政府開始對在美的外籍人士審核嚴格把關, R 先生的工作簽證也正逢要 renew, 這下子事情大條

了, 工作簽證核發遙遙無期, R先生得先留職停薪在家待著, 靜候證件的審核和政府機關的面試, 雖然公司花了銀兩請律師處理, 但 R先生當時還是在家裡待了一個多月閒晃沒

事做的日子, 最後在和家人的商討之下, 毅然決然的放下美國的一切, 回到台灣開始另一段的採購修練歷程....    (回台快半年之後, 收到美國律師和公司的 e-mail 通知, 工作簽

證下來了, 但我也不想再回去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